生态修复绘就绿色“画卷”
时间 : 2024-10-15 03:47:44
水土保持工程是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广西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■★◆◆◆■,通过建设水库等措施★■■,持续减缓水土流失速度。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■■,喀斯特石山纵横◆◆★◆■★、沟壑遍布★■◆★■,形成上千个山弄,储水难★■◆、用水难成为当地发展瓶颈。当地在深圳帮扶下建设王烈水库,为石漠化治理等提供稳定水源。“过去经常面临季节性缺水,这个水库的修建★■■◆■,为植树种草★★★◆■、农业灌溉、人畜饮水提供了‘水动力’。”七百弄乡党委书记韦勇臻说。
一场春雨过后◆■■,广西漫山遍野的林木越发苍翠。从“地球之癌”到绿水青山,昔日的石漠化地区披上绿装★◆◆■★■,一抹抹绿色让人心旷神怡◆■◆◆★★。近年来■★◆★■,广西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,通过采取封山育林育草、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◆◆■★,同时紧抓生态经济、绿色产业发展,岩溶地区生态状况稳步好转◆★★■■◆。记者从广西平果市旧城镇康马村的山头眺望,漫山遍野的剑麻蓬勃生长,附近山头几乎看不到的地块。不少村民在收割剑麻叶,拉到不远处的剑麻制品厂处理★◆。曾经怪石嶙峋的荒山◆■★■,如今从石头缝里焕发生机,长出助力村民增收的“摇钱树◆■■★★★”★★。“剑麻耐旱耐贫瘠◆■★★,十分适宜在石漠化山区生长,既能固土保水,又能带来经济效益■★◆■◆。目前,全镇已种植2.5万亩剑麻。”旧城镇镇长王道维说。
森林植被面积持续增加■■■,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……广西不少地区通过防治结合◆■■■、系统治理,让的山地披上绿衣◆★■★★。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凤翔村,曾经光秃秃的石山焕发生机。“我们种植任豆◆★★★◆、竹子等特色林木,加强监管监测,全面禁止乱砍滥伐◆★◆★◆。如今★◆◆■■★,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猴子、鸟类等野生动植物种类日益增多。”大化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营林站站长覃林峰说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广西因地制宜推动石漠化防治,采取强化重点生态工程建设◆★★■、创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、探索生态立体产业等综合措施★★★■,推动治理区生态环境稳步向好,持续筑牢我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。根据全国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◆■■◆★,与2016年相比,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8万公顷★◆,净减31★■.5%◆◆★。